全国同城凤凰楼信息免费茶楼_凤楼信息同城附近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5登录入口_凤凰楼品茶app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王永红:完善金融安全风险保障体系

2012-12-03 09:59:10作者:来源:

摘要人民银行应贯彻“规范先行,架构管控”原则,推动业务信息化向管理、决策信息化转变。...

  信息化是21世纪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银行信息化更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推动金融IC卡的普及应用,制定并推广移动支付技术规范,抢占电子支付领域的制高点,建立健全支付技术管理体系。完善金融业信息安全的风险管理和技术保障体系,建立“合规性检查”和“风险性检测”技术规范,促进金融业提高业务连续性水平,为我国金融业的持续向好发展保驾护航”,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王永红如是表示。

  对于“十二五”时期的建设,王永红表示人民银行将以信息化提高人民银行履职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科技创新意识,贯彻“规范先行,架构管控”的原则,实现应用整合和数据共享,促进科技与业务的融合式发展,提升对金融宏观调控决策的支持力度,推动人民银行从业务信息化向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转变。

  王永红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介绍:

  一、央行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全行形成了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组织架构,科技司负责规划与管理、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负责开发和集成、金融信息中心负责运行与维护。

  确定“两级数据中心”的战略规划,总行全面推进“两地三中心”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办公网和业务网的物理隔离,组织建设31个省级同城通信转接中心。贯彻“以技术手段完成技术管理”的原则,全行建成涵盖边界防护、网络准入、身份鉴别、外联控制、入侵检测、审计监控、终端管理等技术内容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分支行配合总行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金融城域网建设和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接入管理,积极开展辖内信息化应用,服务于地方金融创新。

  二、应用系统建设成效显著

  遵循“数据集中,资源整合”的原则,人民银行按照业务条线大规??褂τ孟低辰ㄉ?,截至“十一五”末,全行共有104个应用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为人民银行履行各项职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一是支持货币政策决策。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报价和发布平台支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融统计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每月从17大类3.6万个金融机构采集5000多万条记录,分类、分级生成12万多张报表,提供详尽的宏观金融经济统计信息。利率报备系统以及企业家、银行家、储户问卷调查系统,进一步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则承担商业银行跨行资金清算和流动性管理的重担。

  二是提供金融监管手段。

  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提高了反洗钱监管的有效性。

  银行结算账户合规化管理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已存储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约2487万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33.51亿个,有效防范利用银行结算账户的违法犯罪活动。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建成投产,日交易笔数超过一千万笔,有力推动了存款账户实名制的贯彻落实。

  三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继大额实时支付系统之后,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及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相继投产,构建了一个安全、高效的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技术体系。

  企业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以及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租赁等登记公示系统,形成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框架。截至2010年末,企业征信系统(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收录企业和其他组织1691万户的信用信息,日均查询20.9万次。个人征信系统(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收录7.77亿自然人信息,为1.27亿农户建立信用档案,日均查询72.9万次。

  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国库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和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国库系统架构已经形成,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新型国库提供支持与保障。

  三、不断健全金融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金融业信息安全协调工作机制。人民银行与公安部、安全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监会共同制定《金融业信息安全协调工作预案》,发布《网络和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编制指引》,针对区域性电力和通信中断建立联合预警、快速处置流程。按照“优先恢复系统对外服务”的原则协调处置银行业信息安全事件,向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发布《金融信息安全风险提示》。人民银行连续4年被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中心评为信息安全信息通报工作先进单位。

  不断推进等级?;は喙毓ぷ鳌M瓿闪巳砸幸到鹑诨?80个二级以上信息系统的定级评审,编制技术规范和实施指引,为“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网络和信息系统测评和整改奠定基础。充分认识互联网具有扩散、放大风险的效应,发布《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试行)》,对商业银行网银系统建设、管理、保障提出了可测评的要求,并普查了全国的网银系统。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