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软件与服务 >
探索东航分公司信息化之旅
摘要目前正在安装三套网管系统,今年上半年将全部完成网管系统的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行。陈主任表示,该系统投入运行后,对整个网络的安全监控将大幅提升,进而可以提升整个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随着航空业全球化步伐的迅速推进,中国的航空业不仅要面对铁路不断提速和全国高速公路网络迅速扩张的外部压力,还要面临航空业全球化和国内航空业之间的剧烈竞争。在航空业务全球化的今天,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航空业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提升客户服务的满意度,大力提升航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从边缘逐步向核心系统延伸
近日,为了解航空业的信息化状况,记者采访了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运控部信息网络室副主任陈昱。中国东方航空成立于1988年6月,是中国民用航空企业三强之一。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是1998年兼并原中国通用航空公司后成立的。东航山西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建立在原通航的信息化基础之上的,但鉴于当时全国整个航空业的信息化水平有限,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采访中,陈主任表示,当时的信息化应用主要涉及到财务系统、生产系统等方面,但信息化应用不仅简单,而且是部门之间分而治之、各用各的,没办法实现数据共享,也谈不上资源整合。
据陈主任介绍,东航山西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实现全国民航联网售票。从93年开始,中国通用航空公司就使用了一套中航信的订座系统,实现了售票电脑化,并通过该系统的联网实现了在全国公开异地售票,这是通航时代一个较大的信息化应用。由于网络使用的是模拟专线和低速度的模式,虽然实现了全国民航的联网售票,但无法开展其他网络应用。
第二个阶段:东航兼并通航之后。1998年,东航兼并通航之后,相继开始了一些网络连接,像劳资、财务、后勤等一些小的网络应用相继推出,但是信息化应用主要涉及的是一些边缘化的应用,涉及生产的信息化应用并不是太多,对生产上的支持还不是特别强;
第三个阶段:2000年,东航开始大规模推进各地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1998-1999年,东航总部完成了网络的信息化建设,到2000年,东航开始对各地的分公司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将各地分公司和总部通过DDN专线实现联网,彻底改变了原来各地分公司各自为站,没有实现网络联接的状况;将全部分公司、主要站点和总部全部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各地分公司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始大规模的进行自己的信息化建设。由于东航山西分公司原来属于中国通用航空公司,当时不论从规模,还是人数上来说,都是比较大的分公司,所以从2000年开始,东航山西分公司在信息化投资上就投入较大,从2000年就开始铺设光缆,将分公司的各个主要办公地点通过光纤联网,搭建了网络规模;
第四个阶段:进入基于网络的信息化应用阶段。网络的搭建使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东航总部不仅相继开发了像办公自动化、离港系统、财务系统等各种办公应用系统,而且逐步将这些系统整个统一到了同一个办公平台之下,改变了过去各部门信息化各自为政的状态,逐步加快了信息化的应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步涉及到生产系统。据陈主任介绍,最近,东航刚开发了飞机动态控制系统(AOC),可以实现实时监控飞机的放行、运行状态。该系统运行后,整个东航的所有飞机都在同一个平台上控制,实现了全公司飞机的统一调配,从而使东航整个系统的应用、生产、调配变得灵活、方便,强化了公司的应急处理能力,对延误了航班的地方、飞机航班坏了的地方可以及时进行调配。
此外,随着东航山西分公司网络的建立和日益完善,东航山西分公司有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邮件系统、生产上的销售统计系统、航班运行情况的统计状态、结算等,并自己开发了航班动态管理系统、飞行员网上准备系统和乘务员网上准备系统。飞行员网上准备系统和乘务员网上准备系统轻松实现了飞行员、乘务员在任何时间、地点只要登陆网络,就可以看到自己所飞航班的飞行信息及需要准备的工作信息。07年,由于东航总部新开发了飞行员网上准备的大系统,山西分公司的飞行员网上准备系统已经统一到东航统一的平台之上。
据悉,升级换代后的中航信销售系统,已经由终端模式转移到微机平台上。东航山西分公司从机场总机房到市内最大售票点采用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的解决方案,轻松实现了东航山西分公司机场总机房和市内最大售票点之间的网络办公和应用。目前东航山西分公司和中航信建立了一个链接,直接就可以访问中航信的系统数据,通过高速的数字网相联,轻松实现了数据共享。
陈主任表示,随着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和生产的结合也变得越来越密切,网络、办公、生产,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发布,习惯了各种资料从网上寻找,航空业的各个工作环节几乎都打上了网络的烙印和信息化密切相连,航空对网络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
网络时代开创高效航空时代
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航空公司对信息化的要求和依赖越来越高,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了航空业信息化竞争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航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其信息获取、管理方式、销售政策和业绩必然要慢于别的同行;对航空生产来说就更是如此,像飞机的航材、航班起飞各方面的准备、航班正点准备等,如果没有一个大的信息化系统的支持,就无法实现快捷、安全、高效的规范化管理;在信息时代,航空公司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成为了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采访中,陈主任表示,目前航空业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是网络。离开了网络,所有的应用系统就全部失去了意义,所以,对网络的维护、管理成为了工作的重点。据陈科长介绍,航空企业信息化的典型特点就是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较高。一方面是航空公司的自身特点要求信息化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实时性较高;另一方面,信息化几乎涵盖了航空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航空业生产信息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因此,实现网络维护和管理的稳定性,并不断的提升网络的效能、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保证现有系统的正常应用成为了东航山西分公司信息中心的重要工作。
基于此,一方面,航空公司对网络要求较高,必需实现网络的安全性、实时性、可靠性,以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及时、准确、安全、可靠;采访中,陈主任表示,像生产系统,它要求的是安全性第一,容不得半点的差错;而售前准备工作业十分重要,比如东航山西分公司从机场总机房到市内最大售票点采用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的解决方案,轻松实现了东航山西分公司机场总机房和市内最大售票点之间的网络办公和应用。东航山西分公司太原市内最大的售票点,不仅关系着东航山西分公司飞机起航前的重要工作--客票销售,也是东航山西分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对外宣传窗口。所以,该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强化网络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据陈主任介绍,为确保东航山西分公司的网络安全,公司在外网加载防火墙的同时,又通过诺顿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加载了防病毒服务器,并通过三套网管系统,加强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网络监控,实现了对整个网络中的单机、服务器、线路和设备的全部监控,像中病毒、黑客、下载异常流量等等任何异常情况,都能及时直观地发现,并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
据悉,目前正在安装三套网管系统,今年上半年将全部完成网管系统的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行。陈主任表示,该系统投入运行后,对整个网络的安全监控将大幅提升,进而可以提升整个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以应用为主的信息化走势
“信息化对推动航空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航空业对信息化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我们现在就能够感觉到所有的生产、办公已经离不开网络和微机,而未来这种效应将更加凸显,对信息化的建设力度也将越来越大”陈主任说。
据悉,东航总部正在做一个新的信息化的规划,其主要思路是把分公司、子公司的整个网络从速度、可靠性、安全性上再次提升一个档次,并合理改造网络结构,整合各个方面的生产应用,把信息集中起来,将东航整合成一个数据库、一个平台,充分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和开发。一方面要把原有的系统整合起来,另一方面要继续开发新系统,把应用进一步普及、深入!
陈主任表示,目前规划还没有最终出台,为了减少重复投资造成的资源浪费,现在东航山西分公司要搞的系统开发,必须跟着总部的大规划来走,分公司现在开发的系统相对较少,主要就是一些小的应用,大的方面都是跟着总部来走。“我们主要是保证现有的应用,推广总部的应用,再开发一些小的应用。目前正在开发进程提示系统和分公司网络资源管理系统,都是和日常工作、管理密切相关的一些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移动办公需求的日益加大,移动通讯办公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摆脱有线的束缚,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办公将更加便捷、完美。”陈主任说
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航空公司对信息化的要求和依赖越来越高,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了航空业信息化竞争的一个重要指标。“信息化对推动航空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航空业对信息化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我们现在就能够感觉到所有的生产、办公已经离不开网络和微机,而未来这种效应将更加凸显,对信息化的建设力度也将越来越大”陈主任说。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中钢集团信息化第一步办公自动化
下一篇:建设集成平台 优化IT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