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同城凤凰楼信息免费茶楼_凤楼信息同城附近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5登录入口_凤凰楼品茶app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房产调控新政引发市场热议

2010-04-23 06:38:00作者: 来源:

摘要房产调控新政引发市场热议...

对症下药,新一轮的房地产紧缩政策扑面而来。以2010年4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工作会议为标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新政接踵而至。其核心内容是严厉收紧住房信贷政策,限制第三套房购买及限制外地人贷款购房,同时酝酿出台住房保有税等。

“房地产业调控动真格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多数属隔靴挠痒,现在终于直指痒处。并且都是以市场的措施进行调控,显示出对市场规律的尊重,是一大进步。” 著名财经专家叶檀在她的博客中说道。

她同时强调,房产调控新政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

首先,保障房用地得到保障。中国国土资源部15日公布2010年度全国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拟供应住房用地总量18万公顷,是去年实际供应量的约2.35倍,其中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商品房占比达77%。仅中小套型商品房计划供地总量就超过去年全年全国实际住房用地总量。

第二,缩短房地产金融杠杆,增加融资成本。购房贷款比例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购买二套房的家庭,必须准备好一半的房款,资金杠杆率只有一倍,同时上浮10%的基准利率。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甚至有可能达到百分百的首付比例,杠杆率为零。杠杆比例急剧缩小,可见政府希望银行从高风险的房地产泡沫中抽身。

第三,如果缩短金融杠杆的政策不能收到明显效果,将倒逼政府加快推出住房持有税,直到最终房地产的交易、持有成本对于投资者毫无吸引力。政策允许地方政府采取临时性调控政策,这是对重庆等地提出征收住房消费税的正面反馈。一旦推出住房保有税或者物业税,将对房地产投资品构成严重打击。目前豪宅持有者不必缴纳保有税,是对税收公平政策的最大嘲讽。住房保有税与物业税将是改变过去两年多房价涨的最核心政策。

另外,以口无遮拦、语不惊人死不休著称的华远地产(8.56,-0.23,-2.62%)老总任志强也对近期的房产新政发表看法,他认为最近国务院出台的房产调控新政,似乎有把房地产市场化时代打回计划经济时代的嫌疑。“重要的不是房价让管理层动怒之后向计划经济的倒退,而是如果还有其他的产品价格也让管理层动怒时,是否也要退回到计划经济的时代去?”他同时提到:“中国的的未来是否都要推翻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市场经济框架的主张,彻底的否定中国三十年来市场经济的改革,退回到计划经济的管理时代。也许房地产仅仅是个反映政府无能力管理市场的爆发点,当更多的价格问题出现时,就只能用行政手段最终回归计划经济了。”

他强调,解决房价过快上涨的唯一办法只有依靠扩大住宅土地供应,同时加大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房建设。

在谈及此次政策会否会让房地产市场崩盘,他认为可能性不大:“中国政府即使想在市场中按上一只闲不住的手,但也不会让中国的经济陷入长期的低迷状态,这肯定是不会出现的。”

在提及房价的拐点是否会到来时,他表示交易量的下降是第一步,房价从不涨到下跌会有一个时间差,至少要看开发商手中的现金流和后续的供给增长情况。政策尚未出完之前,双方都会有个观察期,最先反应的一定是需要靠贷款才能形成的购买,而又被政策所限制了的消费群体。当各部委和各地方的政策相继出台之后,也许人们就会从观察中走出来做合适的选择了。

严厉的行政干预已到了房价不跌绝不罢休的地步了,已经开始不讲法律而只讲“政治”了。房价一定也不是市场规律中的价格信号了,波动时必然的,下跌也是可能的。如果后面的细则更为不利于消费,一段时间的下跌就从可能变成了必然,甚至有可能演变成羊群效应的恐慌。

他又同时表示:“我相信是中国的房地产没有泡沫,遏制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也不是为了将房价打下去,这种行政措施遏制的房价、遏制需求而产生的销售下降并非是市场的正常供求产生的信号作用。遏制需求不等于需求已被释放或满足。今天按政策要求买了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的家庭,不等于明天不会买更大的房子。

当房价满足了当局者的管理目标时,或是预期坏于管理当局的目标时,比如过度的下跌和恐慌性的下跌时,当局一定会改变现行的政策的,这次的地王与过快上涨的怒火在房价平稳或下跌后一定会对整体经济与投资带来负面作用,也是与城市化进程相背的。因此当局并非要取消这个支柱行业,也一定不会让民众因长期的遏制而对政府不满的。

毕竟拥有住房的家庭占多数,毕竟还有大量的家庭是靠贷款已经买了住房的。他们同样都会对房价的下跌产生巨大的不满。不能为了一些人的购房利益而让更多人的利益受损,社会的和谐绝不只是未购房、想购房人的利益,而是整个城市民众的共同利益。在涨与跌的最终选择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会选择长期的跌,而一定宁愿选择适度的涨,只要不是过快、过高(如低于收入的增长率),就是合理的了。

我并不为短期政策干预影响下的房价下跌和销售量下降担忧,我更担忧的是当政策无法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而让供给保持可持续的增长时,当房价平稳到政策的制定者满意时,将如何收回或撤销这些限制性政策,难道中国永远无法向市场经济过渡,永远要不停在市场与计划之间徘徊吗?难道就不能用更好的市场化方式进行调控而走出这个让改革进两步退三步的怪圈吗?”任志强如是说。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